招政辦發〔2022〕21號
有關鎮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,市直有關部門:
《招遠市2022-2023年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方案》已經市委、市政府研究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按照責任分工,認真抓好推進落實。
招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2年8月4日
招遠市2022-2023年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方案
為深入推動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,適應城鎮化背景下適齡入學人口增長趨勢,縮小城鄉教育差距,促進教育公平,本著“統籌規劃、資源整合、全域一體”的總體思路,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完成新一輪義務教育段學校布局調整,進一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,提高辦學效益,促進我市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
一、指導思想
立足當前,并著眼未來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,合理規劃學校布局,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,優化和整合教育資源,以期達到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的最優化,鞏固化解大班額成果,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。
二、目標任務
(一)鄉鎮學校布局調整。對夏甸鎮、畢郭鎮、蠶莊鎮、阜山鎮四處鄉鎮的8處中小學校進行布局調整和改擴建。
(二)城區學校布局調整。對文化區第十六中學和實驗小學進行布局調整和改擴建。
學校布局調整結束后,我市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將由2021年的34所減少為29所,鄉鎮義務教育學校由當前的21所減少為16所。其中,張星鎮和阜山鎮保留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;辛莊鎮和蠶莊鎮保留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;金嶺鎮、玲瓏鎮、齊山鎮、
夏甸鎮和畢郭鎮各保留1所初級中學、1所完全小學。通過中小學校布局的優化調整,能夠有效促進鄉村教育水平的提升,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、高質量均衡發展。
三、實施步驟
(一)2022年學校布局調整
擬對夏甸鎮、畢郭鎮、阜山鎮進行學校布局調整和改擴建,調整方案如下:
1.夏甸鎮學校布局調整
(1)基本情況
夏甸鎮由原夏甸鎮和東莊鎮合并而成?,F有義務教育段學校4所,其中1所初級中學,3所完全小學(新村完小、夏甸完小、東莊完?。?。新村初中:位于夏甸鎮政府駐地,是2012年由政府投資在原四職專校址上改建而成的一所初級中學,學校占地面積129畝,建筑面積1.5萬平方米,招生范圍為夏甸鎮78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55人,12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473人。新村完小:位于夏甸鎮新村南村,學校始建于1994年,占地面積33畝,建筑面積2805.92平方米。招生范圍為夏甸鎮北部34個自然村,學?,F有教職工19人,6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203人。夏甸完小:位于夏甸鎮東河北村東,2009年夏甸初中撤并,夏甸完小遷入該校址。學校占地56畝,校舍建筑面積2490平方米,招生范圍為夏甸鎮南部22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17人,5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127人。東莊完?。何挥谏蠔|莊村和下東莊村之間。學校建于1983年,占地面積28畝,校舍建筑面積2087平方米。招生范圍為原青龍鎮轄區22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15人,5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59人。
(2)調整方案
將夏甸鎮夏甸完小、東莊完小合并至新村完小,實現夏甸鎮一所初級中學、一所完全小學的格局。
(3)需改擴建項目
塑膠運動場:需新建規模為200米田徑場、2個籃球場、1個排球場、200平方米游戲場地,共約7610平方米,已納入塑膠運動場地建設計劃。
教學裝備:需要配備智慧黑板7套。
2.畢郭鎮學校布局調整
(1)基本情況
畢郭鎮現有1所初級中學和2所完全小學。具體情況如下:畢郭初中:位于畢郭鎮畢郭三村,占地面積68.6畝,建筑面積9472.28平方米,招生范圍為畢郭鎮44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60人,14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502人。河西完?。何挥诋吂偤游鞔?,占地面積28.35畝,于2012年在原址重建,建筑面積7212平方米,招生范圍為畢郭鎮北部28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32人,10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295人。滕家小學:位于畢郭鎮滕家村,占地面積67畝,建筑面積2757.31平方米,招生范圍為畢郭鎮南部16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24人,5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116人。
(2)調整方案
將滕家小學合并至河西完小。實現畢郭鎮一所初級中學、一所完全小學的格局。
(3)需改擴建項目
塑膠運動場:新建規模為200米田徑場、1個籃球場、1個排球場、200平方米活動場地,共約7002平方米,已納入塑膠運動場地建設計劃。
教學裝備:需要配備智慧黑板13套。
3.阜山鎮學校布局調整
(1)基本情況
阜山鎮是由原阜山鎮和南院鎮合并而成?,F阜山鎮北部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,南部有1所初級中學,1所完全小學。北部的九年一貫制學校(周家莊子學校),由原林家埃子完小、官里完小、李家莊子完小與九曲完小合并而成;南部現有廟后呂家初中、北院莊完小兩所學校,學校布局較為分散,交通不便,辦學條件較差。廟后呂家初中:位于廟后呂家村東、北院莊村南。學校建于1996年,占地面積55畝,現有教學樓兩座,綜合實驗樓一座,家屬樓一座及各種附屬用房82間,校舍建筑面積9355平方米。招生范圍為阜山鎮南部(原南院鎮)45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64人,11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438人。北院莊完?。何挥诒痹呵f村東,建于1970年,占地面積29畝,招生范圍為阜山鎮南部(原南院鎮)45個自然村。學?,F有教職工48人,10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381人。
(2)調整方案
鑒于目前阜山鎮南部學?,F狀,擬將學校布局調整和建設相結合,將現廟后呂家初中改擴建為一所27個教學班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,學校建成后,將北院莊完小撤并至該校。
(3)需改擴建項目
校舍建設:需改擴建兩座教學樓、食堂加工間,新建一座兩層教師周轉宿舍樓,共約10508平方米。改擴建工程已于5月下旬啟動,計劃年底前完工。
塑膠運動場:需新建規模為300米田徑場、3個籃球場、2個排球場、200平方米器械場地,共約12361平方米。納入塑膠運動場地建設計劃,與校舍改建工程同步實施。
教學設備:需要配備智慧黑板23套。
(二)2023年學校布局調整
擬對蠶莊鎮和文化區學校實施布局調整,具體方案如下:
1.蠶莊鎮學校布局調整
(1)基本情況
蠶莊鎮轄60個自然村,有義務教育段初級中學、完全小學各1所。目前蠶莊初中和蠶莊完小校舍陳舊落后,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。蠶莊初中:創辦于1996年8月,位于蠶莊鎮政府駐地。學校占地面積約60畝,校舍建筑面積8942平方米。學?,F有教職工54人,教學班9個,在校學生312人。學校的校舍為磚混結構樓房,樓內墻體破損嚴重,門窗變形、破損。經鑒定,學校所有樓房均不滿足校舍抗震要求。校園道路年久失修,排水設施不完善,冬夏季節積水嚴重。學校操場為泥土材質,與蠶莊初中作為國家級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的場地要求相差甚遠。蠶莊完?。菏冀ㄓ?983年,2011年遷入蠶莊鎮西溝村北首(原招遠市第三職業中專),校園占地面積47畝,校園外有約22畝實踐基地,建筑面積6689平方米。學?,F有教職工32人,教學班9個,在校學生294人。蠶莊完小校舍為當年三職專撤并后留下的平房。近幾年先后投資100萬多元對部分校舍進行了改造,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校舍不符合抗震要求,無法使用。
(2)調整方案
將蠶莊鎮蠶莊完小合并至蠶莊初中,對蠶莊初中進行重新規劃,建設成一所27個教學班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,實現蠶莊鎮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格局。
(3)需改擴建項目
校舍建設:需改擴建兩座教學樓、一座實驗樓、一座辦公樓,擴建食堂加工間,新建20套教師周轉宿舍,共約13086平方米。
塑膠運動場:需新建規模為300米田徑場、3個籃球場、2個排球場、200平方米器械場地,共約12361平方米。
教學裝備:需要配備智慧黑板19套,建設云桌面微機室一個。
2.文化區學校布局調整
(1)基本情況
文化區的十六中學校和實驗小學僅一路之隔,有地下通道相互連通,兩校都屬于2011年校安工程改擴建項目,但由于條件限制,兩所學校均存在占地面積嚴重不足的問題。按照省辦學條件標準,十六中學校占地面積缺少25畝,實驗小學占地面積缺少38.5畝,兩校共用一個300米跑道的體育場地,學生活動場地嚴重不足。文化區雖然是老區,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,進城務工租房居住的人越來越多,適齡學生數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,兩所學校的學位已近飽和。實驗小學:實驗小學占地面積約14.5畝。學?,F有教職工97人,教學班36個,在校學生1508人。十六中學校:占地面積約42畝,總建筑面積1.3萬平方米,體育場面積1.02萬平方米。學?,F有教職工145人,教學班31個,在校學生1432人。招遠一中老校區:總占地面積130畝?,F在校園內實際剩余面積約75畝。校園內有兩棟磚混結構教學樓,建于1991年,總建筑面積6427平方米,兩座樓可容納36個教學班。一棟磚混結構科技樓,建于1995年,建筑面積3929平方米,有功能室39間。一棟磚混結構行政辦公及圖書樓,建于1998年,建筑面積5118平方米,有辦公用房93間,大閱覽室4個,多功能會議室1個。學生公寓兩棟,分別建于2002年和2013年,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各一棟,建筑面積10935平方米,宿舍310間。餐廳一座,建于2001年,建筑面積約2300平方米。校區內有400米操場一個,小型運動場一個,臨時停車場一個。
(2)調整方案
在原招遠一中老校區,規劃新建36個教學班規模的新十六中學校,將現十六中學校和實驗小學校址合并為實驗小學校址。
(3)需改擴建項目
校舍建設:需改擴建教學樓、實驗樓、辦公樓等共約21260平方米;改造食堂加工間及設備購置等。
塑膠運動場:需新建規模為400米田徑場、5個籃球場、3個排球場、300平方米器械場地,共約20484平方米。
教學裝備:新增教學裝備及原有部分教學裝備搬遷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高度重視,加強領導。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,加強與財政、人事、發改、建設等部門及屬地鎮街的協調配合,加快推進相關學校改擴建工程。市教育體育局成立學校布局調整工作規劃領導小組,進行全面統籌規劃,指導、協調學校的布局調整工作,盡最大努力如期完成布局調整任務。
(二)摸清實情,科學規劃。對布局優化調整學校進行充分調研,提前研判規劃,并根據布局調整方案,進一步完善撤并工作“一校一案”,做到統籌協調、科學規劃、規范管理,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,重點做好增班擴容、校車調整、師資調配等相關基礎性工作,確保相關學校的撤并工作順利進行。
(三)加強宣傳,穩步推進。做好與駐地政府、村委及家長的協調溝通工作,通過家長會、公眾號等形式,廣泛宣傳學校布局調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,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,達成共識,為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。結合實際情況,穩步實施布局調整工作,正確處理好布局調整和方便群眾的關系,確保布局調整工作順利進行。